想要成功見刊,論文必須滿足這些條件!
作為醫生,SCI寫作是很常見的事情,可是并非每個論文作者都能順利投稿并成功見刊,如何提高成功率?你離成功見刊還差了哪些步驟呢?一起來看看吧~
1、語言通俗易懂,條理清晰
無需多言,所有期刊要求受理的manuscript必須具有可讀性,任何語言不通的論文勢必在語言通順之后才會進入審理狀態。
一篇文章的條理如果不清晰會使審稿人感動困惑,這樣就浪費了一個創新思路。在撰寫Introduction部分時,比如寫維生素D3在食管癌預防中的作用時,寫作思路如下:先寫食管癌定義,發病率情況,給人類健康帶來了極大危害。
因此,我們研究血漿維生素D3水平在食管癌預防中的作用。這樣寫就非常隨意,完全沒體現出為什么是檢查血漿內的維生素D3水平,而不是其主要體內主要代謝產物水平在食管癌預防中的作用。
2、目的性明確的研究
很多科研工作者在撰寫論文時覺得沒有目的性,這體現在一開始的研究就是隨大流,或者導師讓做的這個課題。我們想說的是,課題的大方向是導師定的,但是研究者可以選擇小的分值,往細節處滲透。
就好比導師的課題是胰島素抵抗相關,而與胰島素抵抗相關的信號通路有多個,選擇哪個signal pathway從事研究將由研究者來定。如果是隨意選擇,勢必造成無效研究。準確的做法是在大量閱讀文獻的基礎上,選擇最感興趣的一點進行研究,逐層推進。
sci論文你編寫出的目的一定要明確,如果別人半天看不出你的論文主要在研究哪個方面,那么你的論文你認為sci期刊會收錄嗎?
3、突出意義
突出意義并不是大篇幅、漫無目的地陳述。關鍵是落實到實處。比如既往研究雖對胰島素抵抗的信號通路有所介紹,但是結果存在一定爭議。其原因主要是樣本量或選擇人群的原因。
本研究與既往研究相比,加大了樣本量,所得研究與既往研究相同或相反,都可以撰寫一篇文章。因為,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既往研究中存在爭議,那么這樣研究針對其不足加以改善,最終得出的結果可以證實或反駁都能說明一些問題,這就是刊發意義所在。
4、設計嚴謹,方法科學
現在國內很多同行動不動就把創新作為論文發表的首要條件。其實,很多精英都在做科研,短時間內創新談何容易!再者,創新需要工作傳承。要知道很多人的論文發表是站在巨人的肩上。
對于剛想到要發表 SCI 論文的人來說,確保嚴謹的試驗設計才是王道!嚴謹的試驗設計下,得出了一些前人沒有報道過的結果,這樣的結果就具有發表的意義。
設計試驗時多讀文獻研究別人的試驗方法,找出其優、缺點;多與同行進行交流(細節適當保密) ,集思廣益。交流中努力讓同行或同事給你指其中的紕漏,讓自己的想法更完善。
本文來源:職稱評定細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