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給全國家長的一封信火了,老師請轉告家長注意!
網
蟲
小磊哥說
這是個特別容易沉迷的時代。
抖音、煲劇、王者榮耀、吃雞游戲……孩子的時間和注意力被它們悄悄偷走,卻從不說再見。
上課時,埋頭玩手機打網游的一波接一波,老師沒收,學生氣急,說不得罵不得。
回到家,不忘約上三五網友,又是一次開黑。吃飯應付,作業應付,睡覺也應付。
家長忍無可忍,制止、約束、戒斷……結果只有一個:家長和孩子的關系因網絡變得僵化。
一談到孩子網絡成癮的問題,家長總是滿臉愁容,一怪手機,二怪網絡,三怪游戲開發者,這種心情人人都可以理解。只是我們平心而論,難道孩子摔倒了就該怪石頭,成癮了就該怪環境嗎?
小磊哥之前看過一句話,揭示了一個令人細思極恐的真相:
任何人都會成為癮君子,商業公司為了讓你在科技產品、網絡游戲中無法自拔,布下了一個個裹在誘餌中的鉤子。
所以說,孩子也是受害者,是弱者,是需要幫助的人。家長教育孩子不能簡單粗暴地扼殺、控制、戒斷,不能單純地依靠孩子自己的意志力,這是一個心如刀割、苦不堪言的過程。
我們需要幫助他們尋找一種解決方案,去建設孩子的自控能力,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對立面,成為他們眼中的“敵人”和“監視者”。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于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的緊急通知》,對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提出5項具體要求。
從社會、學校、家長三個層面入手,逐一落實。教育部這次看似要放狠招!
文件中,教育部對老師提出了明文規定:要求老師將預防沉迷網絡工作責任落實到每個管理環節,加強午間、課后等時段管理,規范學生使用手機。而且,老師要及時掌握學生思想情緒和同學關系狀況,積極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
這就明確賦予了老師管理小網蟲的權利,除了知識的灌輸,老師將對學生的自制力和自控力也進行管理,引導學生合理上網。老師的干預是預防孩子沉迷網絡的重要方式,試想,要是學生連上課都要玩手機,那業余時間,節假日玩手機的瘋狂程度可想而知了!
預防孩子沉迷網絡,離不開老師的干預,眾家長應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
而且,中小學家長也成了這次消滅網蟲行動的主力軍。
各地學校將通過家訪和家長會等形式,讓家長掌握沉迷網絡早期識別和干預的知識。以溝通交流為主要手段,引導孩子綠色上網,合理安排孩子節假日時間。
更重要的是,教育部會做好《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發放工作,確保信件到達每位家長的手里。
信中附有“防迷網”三字文,朗朗上口,便于記憶。
家長可以在三字文的基礎上,對家里的小網蟲進行引導。教育部這次,有心了!
孩子沉迷網絡這一社會性話題,從互聯網興起的那一刻,就不曾間斷。手機移動端的便利,游戲終端的火熱,更加重了這一現象。教育部這一次放狠招,軟硬兼施,激起了小磊哥對消滅小網蟲行動的信心和決心,結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下面,大家隨小磊哥一起看《通知》全文,一起讀信↓↓↓
教育部辦公廳
關于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
教育引導工作的緊急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隨著互聯網和手機終端發展,成癮性網絡游戲、邪惡動漫、不良小說、互聯網賭博等不斷出現,造成一些中小學生沉迷游戲、行為失范、價值觀混亂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中小學生的學習進步和身心健康,甚至出現人身傷亡、違法犯罪等惡性事件。為切實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有效維護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現就有關要求緊急通知如下:
一
當前,網絡環境日益復雜多變,各類信息充斥網絡,中小學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教育引導中小學生綠色上網、文明上網,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必然要求。各地要充分認識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將教育引導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健全制度機制,強化日常監管,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抓緊抓實抓好這項工作,保障廣大中小學生在良好的網絡環境下健康快樂成長。
二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組織中小學校迅速開展一次全面排查,了解掌握中小學生使用網絡基本情況,重點排查學生沉迷游戲等問題。對排查中發現的涉及中小學生的網絡違法違規行為,以及宣揚賭博、暴力、色情等內容的網絡文化產品,要及時向當地文旅、公安、網信等部門報告,會同相關部門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整治。對發現的學生沉迷網絡等問題,要結合學生實際,及時給予教育和引導,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
三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會同當地宣傳部門以及新聞媒體,集中在開學后、放假前等重點時段播放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提醒,及時向家長推送防范知識。各校要通過課堂教學、主題班會、板報廣播、校園網站、案例教學、專家講座、演講比賽等多種形式開展專題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科學對待、合理使用網絡,了解預防沉迷網絡知識和方式,提高對網絡黃賭毒信息、不良網絡游戲等危害性的認識,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和不法行為。教育部將研制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的教師、家長和學生手冊,制作專題警示片,上傳教育部門戶網站供各地下載使用。
四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研究制定預防學生沉迷網絡工作制度,重點加強農村學校、寄宿制學校等管理工作,并指導學校加強對校園網內容管理,建設校園綠色網絡。各校要明確學校各崗位教職工的育人責任,將預防沉迷網絡工作責任落實到每個管理環節,加強午間、課后等時段管理,規范學生使用手機。教師要及時掌握學生思想情緒和同學關系狀況,積極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各地中小學責任督學要將預防中小學生網絡沉迷工作作為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將督導結果作為評價地方教育工作和學校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內容。
五
各地各校要通過開展家訪、召開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多種方式,一個不漏地提醒每位家長承擔起對孩子的監管職責,幫助家長提高自身網絡素養,掌握沉迷網絡早期識別和干預的知識。要提醒家長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交流,特別要安排好孩子放學后和節假日生活,引導孩子綠色上網,及時發現、制止和矯正孩子網絡游戲沉迷和不當消費行為。要認真做好預防沉迷網絡的《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復印發放工作,確保傳達到每一所學校、每一位家長,并做好回執回收保管。
教育部辦公廳
2018年4月20日
有效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家庭要發揮好第一個課堂作用,父母要承擔起第一任老師職責。教育部在印發緊急通知的同時還附“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一封信”,引導家長積極、快速行動起來。一起來讀讀這封信。
諸位家長:
互聯網絡既興,移動終端正盛;信息交互通達宇內,圖文視聽精彩紛呈;有助溝通便捷,能廣世人見聞,可增少兒學識,更促社會繁榮。然成癮游戲、邪惡動漫、低俗小說、網絡賭博,附生蔓延,危害孩子健康,亟須大力防范。是以倡導全體家長,恪盡父母責任,力行“五要”,與學校共筑防范之堤。
一要善引導,重監督。家長須強化監護職責,養良善之德,樹自衛之識,戒網絡之癮,辨不良之訊。
二要重表率,立榜樣。家長須重視網癮危害,懂預防之策,遠網游之害,讀有益之書,表示范之率。
三要常陪伴,增親情。家長須營造和美家庭,增親子之情,理假日之樂,廣健康之趣,育博雅之操。
四要導心理,促健康。家長須關注子女情緒,調其心理,堅其意志,勇于面對挫折,正確利用網絡。
五要多配合,常溝通。家長須主動配合學校,常通報情況,多交換信息,早發現苗頭,防患于未然。
防孩子沉迷網絡,須各方盡心盡責。為易記憶、廣傳播,特附“防迷網”三字文:
互聯網,信息廣,助學習,促成長。
迷網絡,害健康,五個要,記心上。
要指引,履職責,教有方,辨不良。
要身教,行文明,做表率,涵素養。
要陪伴,融親情,廣愛好,重日常。
要疏導,察心理,舒情緒,育心康。
要協同,聯家校,勤溝通,強預防。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
2018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