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雪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20條!
文/賀雪峰賀雪峰,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專家評論員,民政部全國城鄉社區建設專家委員會專家,“華中鄉土派”代表人物。從事鄉村治理和鄉村建設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的發展需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如下四個方面問題。一是社會科學性質問題;二是理論與經驗關系問題;三是中國社會科學主體性的問題;四是中國社會科學建設機制的問題。僅以20條分別論述之。
一、社會科學的性質
1、概念化。將關于事物的樸素印象,上升至對事物必然性質和發展規律的認識,需要借助概念。概念化即意味著學術化,是跨越日常經驗至學術經驗的必須手段。概念化須符合邏輯推演,符合形式邏輯。
2、理論化。社會科學是對經驗的抽象、概括和簡化。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透過現象看本質。就是說,社會科學應當形成對經驗更有概括力的認識,應當使人們可以更加深刻地認識社會機制,更加低成本地掌握和運用社會規律。
3、范式。一套具有共識性的概念、理論和方法構成社會科學范式。社會科學范式提供一整套的認識、解釋經驗現象和理論問題的框架和路徑。
4、學科化。科學范式與教育體制、研究制度及其它科學制度結合形成學科。社會科學的學科化,可以使社會科學相對獨立地發展演化,使理論具有相對自主演進的可能,使社會科學研究較低成本地組織起來。理論的重大突破往往是對新經驗的回應,而不是理論自我演進的結果。
二、經驗與理論的關系
5、社會科學理論是對歷史經驗的總結提煉,經驗構成理論的“本體”。西方社會科學理論是對西方歷史經驗的總結,中國社會科學理論是對中國歷史經驗的總結。
6、發展中國社會科學時,須借鑒西方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西方已有成熟的社會科學傳統,應站在理解中國經驗的立場上,對其理論和方法采取“拿來主義”的態度,洋為中用。
7、理論運用應提倡片面的深刻。理論可以是片面的,但必須是深刻的。不可用現成大詞簡單地概括表述中國經驗。也不可以用沒有具體語境也無具體所指的哲學思考來代替對中國問題的研究。
8、扎根中國經驗。長期田野調查形成厚重經驗,形成經驗質感,重視田野的靈感,經驗的意外。理論思考要與經驗互動,不斷地從經驗中吸取營養。理論要反映經驗,回應經驗,用經驗進行檢驗。理論來自對經驗內在邏輯的抽象,又不限于經驗。
9、經驗要與理論對話。經驗是不分學科的,是有內在邏輯和有獨特運轉規律的。經驗的邏輯要強大到可以與理論對話,與概念對話的地步,成功的概念化要能還原經驗的邏輯。所謂經驗的邏輯,核心是事物本身發展的規律,社會內在的機制和邏輯。只有悖論的理論,沒有悖論的經驗。
三、中國社會科學的主體性
10、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不同,不具普世性,不可能真正做到“價值中立”,作為意識形態的一種,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民族性。
11、社會科學可以構成社會輿論政治正確的一部分,正是簡潔深刻的社會科學,使社會意識形態可能與理論有較好的契合度。意識形態領域有著尖銳斗爭,我們正在輸掉與西方進行的意識形態戰爭。其中核心是中國社會科學喪失了對中國社會的自主理解,無法為中國人民認識民族利益提供有效力的概念工具。中國社會科學應該構造一套有利于中國發展的意識形態。
12、西方社會科學正在對中國進行學術殖民。中國社會科學不能只是回應西方問題,一定要在回應當前中國重大問題的過程中產生。
13、中國社會科學遠未確立主體性。當前的社會科學研究,要么停留在解放思想的哲學層面,要么過早技術化,二者皆不能夠形成對于中國歷史經驗的“確信”認識。不能過早進入枝節問題,不要過早技術化和精細化。沒有對結構的認識也就不可能理解細節,細節往往是結構的投影。要倡導發展對具體問題認識的“中觀理論”,積累產生出關于中國歷史經驗的“宏大理論”。
14、經驗研究是社會科學本土化的有效路徑。既不要將社會科學神秘化,搞繁瑣哲學,又不能將社會科學現象化,變成樸素經驗主義。在中國經驗基礎上抽象概括,形成判斷,建立推論,構建邏輯體系,在反復進行的學術研討中深化,精確化。社會科學本土化不是口號,也不可能在方法論的瘟疫中完成,只能在一點一滴的經驗研究中無限接近。
四、中國社會科學發展機制
15、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中國社會科學建設階段,應該具有包容性,應該具有容納不同取向、不同方法的學術空間。或偏向理論,或偏向經驗,或指向歷史,或聚焦當下。沒有哪一個個體或團隊能包攬所有業務,只有分工合作才是正途。分工不是封閉,應加強溝通交流,打破藩籬壁壘。
16、在術業有專攻的前提下,發展集體學術。中國社會科學一定要有眾多可以面對面深入對話且密切接觸經驗的學術團隊。公共學術需在集體學術的基礎上發展繁榮。
17、學科發展要相對封閉并絕對開放。既可以從其他學科吸取營養,又形成相對封閉的話語體系。體系內部要有密集交流,要有對話、批評、發展、積累。要有共識。要逐步形成專門的概念和方法,同時具有廣泛共識的學科范式。不是漫無邊際的發展,不是到處發展,而是集中于一處,用力去發展,從而形成學科和方法上的突破。相對封閉的話語流的形成正是為了與外界絕對開放的對話。
18、注重基礎學術訓練,倡導經典閱讀與廣泛接觸經驗。閱讀經典著作而非專業研究文獻,是做好中國研究的前提,經典訓練是無用之大用。“無用”,即這些經典無法直接用到對中國的經驗研究上,學習經典不是尋找真理更非尋求信仰;“大用”是指思維訓練,邏輯訓練,是知識準備和方法準備。唯有長期讀經典才能形成理性的、邏輯的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才會遵從形式邏輯。有科學方法,才能更加深刻地認識把握經驗,才能從經驗中概括、抽象,才能形成社會科學的對話、積累和發展。經驗訓練也有一個無用之大用的過程,即基礎的經驗訓練不是為了獲取資料,也不是為了求解某個具體問題,而是要在與經驗的互動中形成質感,在經驗中發現問題和解釋問題。有了基礎性的經典與經驗訓練,才談得上具體的社會科學研究。
19、學術研究要言之有物,反對“洋八股”。要有野性的思維,要敢于提出問題,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要注重厚重經驗中產生的靈感,提出問題不是終結問題,要不怕出錯。鼓勵創新,不拘一格。不要將社會科學神秘化和繁瑣化。要有直白的文風,要有實質內容。在研究中應當做到邏輯嚴密、思維慎密,而非形式上、方案上、表述上的認真精細。不要拘泥。尤其是不要拘泥成說,拘泥文字,拘泥形式。先大刀闊斧,再精雕細刻。
20、大國學術。中國是一個大國,有13億多人口,5000年文明史;中國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處于急劇變遷中,有獨特的“中國問題”。因此,中國不可能依附于他國,中國社會科學也不可能是依附性的。社會科學從其誕生之日起就決定了它不是一項業余愛好,而是現代社會體系中的重要一環,中國可以提供眾多的研究崗位和經費,因此,中國完全有必要、也有能力建設有主體性的社會科學。經過30年對西方社會科學的引進,中國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關于西方社會科學的知識和方法了。這個時候,不是繼續依賴西方語境下的抽象大詞,而是呼嘯著走向田野,真正用西方社會科學的方法來理解中國歷史和中國經驗,形成真正有中國主體性的本土化的社會科學,可以說是當下中國社會科學最為緊要的使命。
文章來源:三農中國、社會學了沒。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社科學術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