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m id="epsyf"></em>
    <em id="epsyf"><label id="epsyf"><nav id="epsyf"></nav></label></em>
    1. <em id="epsyf"><label id="epsyf"></label></em>

        1. 關于文獻綜述,你需要了解這些

          2019-01-07

           

           文獻綜述是一篇規范的研究論文所必須的要素。

          何為文獻綜述呢?文獻綜述是在確定了選題后,在對選題所涉及的研究領域的文獻進行廣泛閱讀和理解的基礎上,對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現狀(包括主要學術觀點、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爭論焦點、存在的問題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動態、新技術和新發現、發展前景等內容進行綜合分析、歸納整理和評論,并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研究思路的一種不同于畢業論文和研究論文的文體。它要求作者既要對所查閱資料的主要觀點進行綜合整理、陳述,還要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對綜合整理后的文獻進行比較專門、全面、深入、系統的論述和相應的評價,而不僅僅是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堆砌”。

            ? ?文獻綜述的目的是幫助讀者確認該論文所研究的問題與以往同類或同領域論文相比較所具有的價值及在選題或研究內容與方法上是否具有創新性或新的進展。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后人總是踩在前人肩膀上的。因此,文獻綜述事實上就是在尋找和確認前人肩膀究竟在哪里的過程。在科學研究中,如果缺少全面系統的文獻綜述工作的話,該項研究很有可能只是踩在別人的腰上,甚或是沒踩到前人任何部位即踩空了或者踩偏了。另一方面,文獻綜述也有助于編輯和審稿人迅速有效地對該項研究的價值予以判斷。由此說,文獻綜述其實對提高投稿的命中率是有一定幫助作用的。

           一、文獻來源

          文獻來源是指你想閱讀的文獻從哪里來。對于專業研究者而言,毫無疑問,文獻來自于專業出版物,主要包括期刊、圖書以及部分報紙的理論版等。隨著數字出版的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數字期刊也逐漸成為文獻的來源之一。但總體上,目前還是以紙質版的專業出版物的電子版為主要的文獻來源。大學和研究院所的科研工作者所在機構的圖書館一般都提供較為全面豐富的電子資源文獻。

            .二、關鍵詞和文獻檢索

          有了這些數據庫,僅僅表明你找到了蘊含你想要的文獻的“礦山”,但具體的礦藏究竟在哪個具體位置,還需要進一步借助搜索工具來確定。在電子資源數據庫中,一般都提供多種形式的檢索方式,如“主題”“篇名”“關鍵詞”“作者”“單位”,等等。任何一種檢索方式都可以幫助你找到想要的文

          獻或論文,究竟是用哪種檢索方式,取決于你的檢索需要或使用習慣。一般而言,“主題”和“關鍵詞”是人們最常使用的檢索方式,因為使用這兩種檢索方式可以搜索到盡可能多的與你研究領域或主題相關的論文。使用“關鍵詞”檢索方式的另一個優勢在于所檢索到的論文“精準度”相對較高,因為每篇論文在發表時都標有關鍵詞。像類似“作者”這樣的檢索方式的使用機會就很有限,除非我們事先就知道誰在該領域發表過論文,但往往很多時候我們是根本不知道的。為此,關鍵詞的選擇或確定就成為有效檢索時必須要做好的一項工作。

          何謂關鍵詞?論文中的關鍵概念或術語、關鍵變量等就是關鍵詞。在一篇論文中,一般會有3~5個關鍵詞。我們在投稿時,雜志編輯一般會要求作者列出關鍵詞。之所以這樣做,其作用在于便于讀者將來檢索。由此看來,在投稿時,關鍵詞很重要。如果關鍵詞選擇不當的話,將很有可能影響該論文將來的檢索及引用率。

          三、文獻綜述的文本特點

          顧名思義,文獻綜述既要有綜合地敘述,也要有評論。初學者往往注重或容易做到敘述,但不一定能夠綜合。與此同時,初學者往往很難評論。初學者或在讀研究生們看完若干文獻后經常覺得很苦惱,因為感覺文獻中的觀點都是正確的,似乎找不出已有文獻的問題或不足。于是,他們就撰寫不出恰當的或有說服力的評論。概括起來,文獻綜述的文本具有以下兩個特點。

          一是綜合性。這是指要盡可能地把前人在某個研究領域的所有重要研究成果都要予以體現或呈現出來。切忌只是敘述或引用你認為正確、贊同或喜歡的觀點,也切忌只是敘述或引用該領域某幾個知名學者或某個學派的成果。當下有一種潛規則就是有些雜志社要求作者盡可能多地引用你欲投稿的某刊物上的論文,也有一些作者被要求要盡可能多地引用同一個研究機構其他同事的論文。有些時候,作者也會盡可能多地引用自己曾經發表過的論文。凡此種種,都與當前刊物或論文的評價規則有緊密關系。但是,這些做法都有可能會對綜合性這一特點造成潛在的影響。

          二是代表性。代表性事實上是在綜合性基礎上的篩選。綜合性盡管要求要盡可能囊括所有研究成果,但一篇綜述的容量有限,因此就涉及到如何選擇的問題。代表性就是要求去選擇那些能對后續研究產生持續影響或起推動作用的觀點或看法。最典型的就是有一定的學派傳承的那類成果。遺憾的是,在我國的教育學研究領域,可稱之為學派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見。更多的時候,人們更喜歡對同一個教育現象冠以不同的名詞或概念重復討論并視為創新性研究。一個概念不斷得到學者們認識和理解的深化,其內涵最終得到不斷豐富;一個教育現象在不同時代或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下得到不同學者的多種解釋或歸因,等等,這些研究就具有持續影響。

            關于文獻評論,最重要的并不是要求你忠誠地說贊成。

          恰恰相反,你應該指出該領域研究或研究成果的下一步研究空間在哪里。一般而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思考和尋找。

          一是概念的界定。某個概念可能在某作者當時撰文時是正確的,但隨著時間推移以及人們理解的深入,概念本身的內涵或外延發生了變化。基于此,該作者文中建立在該概念基礎上的判斷和觀點也隨之有進一步研究或討論的空間或必要。

          二是自變量的變化。某論文實證研究發現,某教育現象Y在T年代主要受X1、X2和X3三個因素的影響。但現在到了T+5年代,有可能隨著社會背景變化,其所受到的影響因素有增加或變化。這個假設就足以支持一項新的研究。與此同時,也就構成了文獻評論的一個主要切入點。

          三是樣本局限。在教育類的實證研究中,即使再怎么完善或大型的抽樣,總是存在著樣本局限的某些缺陷。也就是說,總是存在著被遺漏的樣本。而這恰恰就給了你進一步研究的空間和機會。

          四是研究方法或工具局限。盡管學者們之前普遍認為,某類特定的教育問題總是存在著某種相對而言較為恰當的研究方法,要么是質性研究,要么是量化研究。但現在隨著教育現象復雜性的增加以及信息科技與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探索并傾向于使用混合研究,即既使用質性也使用量化的研究方法來推動研究。由此,這就為我們創造和引出了難以估量的新課題或新命題。另外,研究工具如問卷、量表或試題等也會不斷地得到改進或優化,這也會催生一批新的研究機會。

          當然,能夠幫助我們尋找下一步研究空間的入口或線索還有很多,這里并未窮盡。有時候,有些論文會在結尾時自己報告或指出該領域或該論文的不足或進一步研究的方向或議題。例如,王祖林曾直接在其文章中指出了我國大學發展戰略與規劃研究“定性研究方法居多,學理探究不足,有關發展戰略與規劃的具體操作技術、評估與監控方法、規劃效能評估、基礎理論與典型案例研究不足,尤其是發展規劃與組織結構變革相結合的研究有待開拓”。

          寶寶起名

          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之用,部分來源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無意侵犯您的權利,請與小編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并給予反饋。
          相關期刊推薦
          新媒體研究

          新媒體研究

          合作期刊 - 國家級期刊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中等教育 - 省級期刊

          糧食科技與經濟

          糧食科技與經濟

          農業綜合 - 國家級期刊

          山西化工

          山西化工

          一般化學工業 - 省級期刊

          資源信息與工程

          資源信息與工程

          冶金工業 - 省級期刊

          青春歲月

          青春歲月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

          科學與信息化

          科學與信息化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

          今日消防

          今日消防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

          現代職業教育

          現代職業教育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

          綠色環保建材

          綠色環保建材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

          1. <em id="epsyf"></em>
            <em id="epsyf"><label id="epsyf"><nav id="epsyf"></nav></label></em>
            1. <em id="epsyf"><label id="epsyf"></label></em>

                1. 中国的老人与老人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