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帶研究生是為了什么?
由于個別不良事件的影響,網上出現了不少討論導師與學生關系的博文。其中就提出了導師帶研究生的目的,與學生讀研的目的問題。若這二個目的是一致的,則有“和諧”的師生關系。讀起來似乎是有道理,但冷靜下來,我問一問我自己,我帶研究生為了什么?這個問題我好象并沒有非常明確的目的。帶研究生是水到渠成的事,在高校,職稱升到副教授以上(有些學校博士畢業留校,或講師也行)就可以帶研究生,其它老師帶了,我作為老師,也應該帶研究生,就這么簡單!
帶研究生為了賺錢嗎?好象不是。曾去過幾個大單位,我對他們環保上存在的問題給予指導,他們要請我做顧問,并講可以每年給我幾萬元現金做顧問費。錢是可以數字化來表示的,似乎這數字越高就越好,我也想這個數字高一點點,但想一想,將來工廠的一些具體的事,還是要由研究生來實施的,那樣做,既可以幫助工廠解決了實際問題,也可讓研究生增長解決實際問題的才干,是一舉二得的好事。但我拿了顧問費,學生到工廠,真的出現了一點意外,那麻煩就大了,這是幫老師干私活而出事。但錢給了學校,就可以設立一個橫向科研項目,研究生來企業就名正言順。對于企業來講,學校可以開出正規的科研發票,企業可以用學校的科研發票作為公司的研發經費,一定比例的研發經費,對申請或維持高新技術企業,減免稅收等一些費用都是重要的。只要我主動提出我不要現金,而是將錢轉賬給學校,企業往往都很樂意地接收我的建議。雖然錢進了學校,一分錢勞務費也不可能提現給我自己,所有的勞務費基本上都是發給研究生。每年不到一百萬的橫向科研經費進學校,大部分都是十萬元左右的小項目,不少就是這樣的項目。上個月學校通報了三起違反財務紀律的事件,有老師給研究生發放勞務費,然后再要求研究生將部分勞務費通過現金返納給老師。這種事雖然我能理解有些年輕老師確實經濟壓力更大一些,希望能有更多的額外收益,但在我看來,這不僅僅是違紀的問題,而是干了這種事,會讓自己的學生瞧不起!
帶研究生是為了名嗎?有一點,但也不完全是。教授也升到了,自己的考核工作量每年都遠遠超過學校規定的標準,我即使不帶學生,依靠上課,一些項目經費,偶爾發一些文章及專利申請等等,這些工作量全部加起來也能達到學校規定的標準。只是帶了研究生,我們的工作量有可能超過標準要求的十倍。其實勉強達到標準,與超過標準的十倍,能拿到學校的工資和崗位津貼也幾乎是相同的。
師生相處,學生較多時,一碗水有時很難端平。有些關系很好,有些一般,這是正常的。但由于師生關系是在特定時期,且有明確的目的而形成的。只要雙方能換位思考,做導師能體諒學生的難處,就不會出現什么大問題。
想一想我是一個閑不住的人,也是想做一個有求必應的“好人”。前幾年學校的研究生招生名額多,而能招生的研究生導師有限,甚至有些導師不想帶研究生,只要找我做導師的學生,聊幾句覺得挺好,我都愿意接收,即使掛在其它導師名下,由我帶,并從我的科研經費發放研究生補助也行,最多時,一年我差不多帶近十個碩士生。這幾年,研究生導師越來越多,而招收研究生的名額沒有增長,這種超額帶研究生的現象也越來越少了。由于前幾年帶的學生多,不少單位都有我的學生。曾與一位長者聊過,在談到師生關系時風趣地講,前30年,學生依靠老師,后30年,老師依靠學生。這個轉變點是等到我退休的時候嗎?
–?END?–
本文來源: 科學網博客 | 作者: 汪曉軍,華南理工大學教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