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殼在地中海下“俯沖”后顛倒過來
作為非洲和歐亞大陸慢慢碰撞,地球的隆隆聲描繪了一幅地震圖,曾經是我們星球表面的一塊,現在倒置在地中海深處。
西班牙異常容易發生罕見的深地震,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這種傾覆的構造板可能與此有關。
“自1954年以來,在格拉納達(西班牙城市)下方600公里處發生了五次位置密切的大型深震源地震。解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地質學家孫道媛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梅根·米勒。
這種深度的地震通常伴隨著嚴重的余震。但是,當Sun和Miller檢查2010年西班牙地震的地震數據時,沒有看到余震。
當構造板塊相互推擠時,它們通常會發生位移,因此一個板塊在另一個板塊下方滑動,這個過程稱為俯沖.有時,這些碰撞會破壞板塊的下沉部分,抬高地殼形成山脈,并將兩個板塊的命運交織在一起。
其他時候,摔跤的地殼將保持獨立但堆疊,其中一塊板逐漸向地幔進一步下沉。這就是在非洲板塊和歐亞板塊之間的邊界發生的事情,地中海底部正在逐漸沉入歐洲之下。
俯沖板在暴露于海水中時,在其最上層形成含水硅酸鎂。隨著板坯的下沉,這些硅酸鹽脫水并變得更加脆,更容易發生地震并減緩地震波,地震學家可以檢測到。
2010年格拉納達地震期間的地震波持續時間異常長,并且活動后期。這可以解釋為地震波在Alboran板塊的底部而不是頂部移動得更慢。
“大量的水被帶到地幔過渡帶,表明板塊相對較冷,”解釋太陽。
“考慮到地中海西部相對年輕的海底年齡,要使板塊保持涼爽,俯沖速度必須相當快,例如每年約70毫米的中等速度。
似乎板塊下沉的快速速度幫助地殼的這一部分翻轉,帶走了一袋水。此 slab 回滾過程發生在以下情況下重力有助于將樓板拉入垂直向下旋轉,就像俯沖一樣。
這項新研究更進一步,得出結論,它已經完全推翻,硅酸鹽面朝下著陸,可以解釋該地區構造結構的奇怪復雜性和偶爾超過600公里深的地震。
“[這]證實了西班牙南部Betics下方的板塊是一個俯沖的海洋巖石圈,”該團隊寫道,并解釋說這一過程形成了Beltic-Rif(或直布羅陀)弧塑造了地中海西部。
這項研究發表在地震記錄.